青年小说 现代都市 勇猛果敢贾桓项少龙全文小说
勇猛果敢贾桓项少龙全文小说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贾桓

    男女主角分别是贾桓项少龙的现代都市小说《勇猛果敢贾桓项少龙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贾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妹妹怎么眼睛这么红,可是谁欺负你了?”突然间。贾桓看见了林黛玉旁边的惜春双眼通红,隐隐泛着泪光,眉头微皱,一把抱起惜春,亲切的问道。“哥哥。”“宝二哥说不让二姐姐、三姐姐一起习武。”“二夫人还说我们只用懂些琴棋书画,学些女红就是了。”惜春一股脑地把刚才记住的话全都说了出来。什么?闻言。满堂一片哗然。贾赦等男丁齐齐看向王夫人,脸色大变。上午,贾桓才命人在荣国府甬道内杖毙了迎春院里的八名下人。现在过去还不到半天,王夫人竟然又招惹了这个“杀神”。贾政气得脸都歪了,这是生怕二房过的日子太过滋润,非要找些不自在。“嗯?”贾桓脸色一沉,那漠然的目光从在场众人身上扫过。所有人都浑身一颤,感觉头皮发麻。“让人教授几位妹妹习武是本侯亲自下的令。”“...

章节试读


“妹妹怎么眼睛这么红,可是谁欺负你了?”

突然间。

贾桓看见了林黛玉旁边的惜春双眼通红,隐隐泛着泪光,眉头微皱,一把抱起惜春,亲切的问道。

“哥哥。”

“宝二哥说不让二姐姐、三姐姐一起习武。”

“二夫人还说我们只用懂些琴棋书画,学些女红就是了。”

惜春一股脑地把刚才记住的话全都说了出来。

什么?

闻言。

满堂一片哗然。

贾赦等男丁齐齐看向王夫人,脸色大变。

上午,贾桓才命人在荣国府甬道内杖毙了迎春院里的八名下人。

现在过去还不到半天,王夫人竟然又招惹了这个“杀神”。

贾政气得脸都歪了,这是生怕二房过的日子太过滋润,非要找些不自在。

“嗯?”

贾桓脸色一沉,那漠然的目光从在场众人身上扫过。

所有人都浑身一颤,感觉头皮发麻。

“让人教授几位妹妹习武是本侯亲自下的令。”

“二夫人可有异议?”

刹那间。

贾桓冷冷开口,话锋直指王夫人。

王夫人心中积怨甚深,竟也不管不顾,大声说道:“贾家乃大楚顶级勋贵世家。”

“教出的女子怎能像莽夫一般,难不成要让天下人看贾家的笑话?”

此话一出,在场许多人都感觉天要塌了。尤其是李纨,她都觉得自己婆婆疯了。

“愚妇,还不闭嘴。”

见状,贾政怒声上前,呵斥王夫人。

贾桓做什么,不做什么,国朝之中,除了皇帝、太上皇,谁能管得了他。

今日祠堂宗祭,贾敬这个前任族长亲自当着他们的面说贾桓看谁不服都可以管教,若还有人不服,贾敬亲自出观,为其撑腰,就连贾珍都不敢喘一声大气。

现在,王夫人主动撩起这场战火,难不成要二房自绝于贾家?

“好,好,好。”

“当真是好样的。”

迎着王夫人的目光,贾桓连着三声叫好,脸上寒芒越发的凛冽。

“桓哥儿。”

看见这一幕,榻上的贾母都有些慌了,想要制止他。

然而,贾桓一句话把她堵在了榻上:“二夫人不记得,难道老太太也不记得开国前的事吗?”

轰隆!

话音落下,好似晴天霹雳。

堂内所有人都露出了惊骇神色,没有人能想到贾桓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呵斥贾母。

接下来,贾母的变化更让众人心中升起了无穷疑惑。

“我……老身错了!”

听到这话,贾母老脸浮现一抹愧色,低下了头。

贾母那是谁,那是贾家老太君,国朝仅存的超品夫人,地位能与郡王妃平起平坐。

但今日,贾母竟然向一介小辈低头认错,这简直不可思议。

“崇祯十七年四月,顺军同女真在一片石大战一场。”

“此役,顺军大败,李自成仓皇逃往西安。”

“太祖领军三十万北上入京,同女真厮杀,最终将女真全部赶出山海关外。”

“可谁都没想到在西安爆发了一场更加惨烈的大战,顺军集结了十余万人进攻西安。”

“彼时,四王八公十二侯都在前线领军作战,无人镇守后方,就连守城兵力都不足三万人。”

“第一代宁国公、荣国公亲姐贾婧亲率城中所有女眷上阵厮杀,硬生生守了十二天,直至太祖率军回援。”

“就是那一战,贾家女眷尽数身亡,四王八公十二侯的女眷更是十步存一。”

“以至于建朝后,四王八公十二侯府中竟然连主持后院的女主人都没有,徒用士卒治家。”

“本侯不管别家怎么说,但是贾家任何一人不许谈及这一言论,否则便是背祖忘宗,大逆不孝。”

唰!!!

贾家众人齐齐色变。

没有人能想到这开国前的故事竟是这等迷离。

但是,他们从贾母的表情中看出来贾桓说的是事实。

“不,不可能。”

“为何我没有听说过。”

一声尖锐的妇人声音打破了堂中的诡异气氛。

王夫人满是不敢相信的质问道。

“呵呵。”

贾桓冷冷一笑:“区区一个都太尉统制县伯也配知晓此等秘事?”

“你以为王家是怎么来的,王家便是在开国时,献上全家家产,从而被太祖赏了一个县伯。”

“国朝何曾有过无法世袭的县伯之位?”

“那是因为国朝的爵位都是一刀一枪在战场上厮杀回来的。”

“唯有这所谓的县伯、县子乃是为了抚慰那些为大楚捐躯的地方豪族。”

“若非我贾家先辈皆为国朝而死,因而家世衰败。”

“否则,就凭你也配嫁入贾家?”

嚯!

这话在所有人耳中响起。

王夫人脸色青紫交加,眸中满是忿怼、怨恨,却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就连王熙凤都识相的闭上了嘴,生怕被人揭了老底。

今日这事实在是太大了,贾家隐藏的东西简直无法想象,就一丁点那也不是王家能够相提并论的。

“我且闻赦叔、政叔、大哥。”

“什么时候,国朝的武勋世家女眷须习三从四德、女红、琴棋书画,而不事武艺了?”

贾桓一道目光从贾赦、贾政、贾珍身上扫过。

“不曾。”

贾赦摇了摇头,说道:“元丛一脉皆娶的是将门虎女,不少都有军功在身。”

“哪怕是开国一脉,镇国公府、修国公府、理国公府娶得同样是将门出身的女眷。”

贾政、贾珍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真要说起来,贾母也算是将门出身,初代史侯同样是四王八公十二侯之一,军功封爵。

只是,贾母年迈,多年未曾舞枪弄棒,让人忽略了她的本来出身。

后元丛一役,宁、荣二府再度遭逢重创,家中无长辈主持娶妻之事,只能从普通官宦家庭挑选。

是以,贾敬元配、贾赦元配都是士林才女,贾政则娶了王夫人,但贾珠娶的却是昔日国子监正之女。

因而,贾府中人渐渐的开始有了文官世家做派。

当然,这股歪风邪气主要还是贾政不理世事,王夫人掌管荣国府带来的。

王夫人做为王家长女,自然是见多识广的大家闺秀,瞧不上那些个武夫行为,以自己做榜样,去调教贾府女眷。

“如今可还有人想要阻止二妹妹、三妹妹习武?”

环视众人,贾桓冷冷道。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还敢多说半句。

“既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但有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本侯,真当本侯无动于衷?”

说到这,贾桓直视王夫人:“你是内院女眷,今日之事皆为内院,本侯不便处置。”

“不过,本侯知道你的依仗是什么?无非是都中王家。”

“哦,对了,你的大哥王子腾现在做了京营提督,位列国朝三品武将。”

“这家伙倒是有几分钻营的劲头。”

“借着贾家的势力,短短十五年,从小小的七品总旗官硬是爬到了正三品。”

“本侯想知道,若是王子腾被发配边疆,死在战场上,你该如何是好?”

什么?

王夫人一下子脸色骤变,王熙凤也有些慌了。

“你可知本侯如今是开国一脉的主事人。”

“四王八公十二侯,开国一脉官员、武将皆听从本侯号令。”

深深的看了一眼王夫人,贾桓淡淡道。。

什么?

闻言。

贾家众人齐齐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

年仅十六的贾桓竟然已经成为国朝唯二的勋贵势力领头羊。

这怎么可能呢?!

“桓哥儿,此言当真?”

榻上的贾母顾不得其它,一双老眼进射出精光,死死的盯着贾桓,问道。

“自是不假。”

“若非本侯为开国一脉主事人,牛叔父他们又怎会亲自登门?”

贾桓傲然而立,身形在烛光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


“侯爷。”

“绝不能让狗鞑子拿下高丽。”

年羹尧神色焦急的说道。

原本,辽东镇同后金之间的实力悬殊就很大。

一个边镇要和一个完整的封建国家对抗,难度无异于通天。

国朝每年耗费在辽东的白银都不止五百万两,还有军械、粮草不计其数。

若是再让鞑子得了高丽三千里江山之助,力量何止翻倍,对辽东的优势将是碾压性的。

这样一来,他这个辽东镇总兵就相当于处在火山口上,随时有可能灰飞烟灭。

“此时本侯已知,无需多言。”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阻止鞑子进攻高丽。”

“国朝的情况,你们在座很多人想必都不清楚,但本侯要告诉诸位。”

“开国一脉为了获得这次支援辽东的机会,得罪了大半朝堂势力乃至于今上。”

“国朝虽有两百万大军,可于我们而言,远水解不了近渴。”

深深的看了一眼辽东众将,贾桓沉声道。

什么?

闻言。

辽东镇众将尽皆脸色大变。

对于勇冠侯等人出自开国勋贵这件事,他们早就知晓。

甚至知晓新任辽东总兵官年羹尧和副总兵王子腾都是出自开国一脉。

按理说,辽东镇上下应当属于开国一脉。

可谁都不知道开国一脉竟然这么恶俗,把大半个朝堂都得罪了,连陛下都没落下。

那岂不是说要想得到国朝的增援,难度比登天还高。

而且,国朝两百万大军分散在各地,距离最近的除了蓟州镇军,就只剩下京军了。

蓟州镇总兵尚未到任,神京军队又只有太上皇的选锋营及五万不顶用的京营。

他们现在需要用这十万大军及十万征东军对付面前的二十万鞑子,还要把鞑子的注意力从高丽身上吸引回来。

这怎么可能呢?!

“神武将军炮有多少尊,射程多少?”

突然间。

贾桓眉头微皱,询问道。

“禀侯爷。”

“锦州方面有神武将军炮五十门,最大射程十六里。”早在昨夜,年羹尧通宵对辽东方面的军备进行了统计,算是基本掌握了情况。

神武将军炮仿制前明红夷大炮,采用铜铁复合工艺,以失蜡法化铸铁为铸钢。

再用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经过前明工匠和濠镜西夷工匠联手铸造,方得这一国朝重器,领先后金,使得辽东镇固若金汤。

最初的时候,神武将军炮分为大中小三种形制,大炮长一丈,炮口稍昂,能至十六里。

中炮长八尺,炮口稍昂,能至十二里,小炮长六尺,炮口稍昂,能至八里。

后太上皇经元丛一役,淘汰了中炮和小炮,只剩下大炮一种形制。

“近来,女真鞑子与大凌卫鏖战数十场,是否从未动用过他们的红衣大炮?”

“是。”

大凌卫指挥使虽不知贾桓的意思,可还是立即回答道。昨日大战,双方看似交战惨烈,实则都没有用尽全力。

“唰!”

听到这里,贾桓眼前一亮,当即说道:“鞑子并非不出动红衣大炮,而是没有。”

“同神武将军炮一样,红衣大炮在后金算是军国重器,举国上下不足百门。”

“高丽沿边重城,城墙高且厚,如果不携带红衣大炮,后金如何攻破高丽?”

“年羹尧,你即刻命人拆卸城墙上的神武将军炮,安置在炮车上。”

“动用大军将五十门神武将军炮全部挪动至大凌河边。”

“侯爷,您这是?”

听到这话,年羹尧都傻眼了。

神武将军炮,一门重量便是4000斤,这要是拆卸下来,不得累死人哪。

“目前,我军要想阻止后金攻击高丽,唯一的办法便是战胜当前这二十万女真鞑子。”

“女真鞑子之所以一直围绕大凌河两岸厮杀,那是因为他们笃定我们不会主动过河。”

“而且,他们认为就算渡河,自己也可以阻止。”

“但本侯看过大凌河历年记录,大凌卫面前的河面是整条河最窄的地方,宽度不足一里。”

“若是将神武将军炮压至河岸边,至少可以在对岸制造出十四里空白区域。”

“足以将我军全部送至对岸,安营扎寨。”

“征东军已经过了山海关,最多两日便能抵达前线。”

“纵使眼下兵力不足,但是守住营地应该不成问题。”

“待到征东军全部抵达,合二十万大军之力,足以同当面鞑子形成对峙态势。”

“届时,若有一军绕道其后,先行抢占西平堡,二十万女真鞑子就没有退路了。”

“广宁、义州方面再行聚集两万大军,从侧翼发动攻击,三面夹击,何愁鞑子不败?”

说到这。

贾桓一拳重重的砸在了桌案上,表情显得极为兴奋。

“可这大凌河两岸一览无遗,皆是平原。”

“我军无论哪一只出兵,势必会被鞑子发觉,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至敌后?”

年羹尧脸色犹豫的问道。

不只是年羹尧,在场的辽东众将都不看好这一计策。

若是真的这么容易做到,辽东镇何须为此焦头烂额。

“谁说大凌河两岸一马平川?”

“难道诸位忘了义州卫、广宁卫如何屹立不倒的吗?”

注视众将,贾桓嘴角威威枸杞一丝弧度。

轰!!!

众将如遇晴天霹雳,脸色骡变。

的确,在大凌河区域有一片地方并非平原,那就是义州和广宁中间。

五州五镇山之一的医巫闾山横在两城中间,矗立在大凌河东岸。

广宁背靠此山,易守难攻,同义州形成腹背支援态势,一直死死的卡在了辽河以西。

在过去的七十余年间,广宁卫和义州卫对鞑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侯爷。”

“医巫闾山重峦叠嶂,山道狭小,恐无法容纳大军。”

就在这时,义州卫指挥使表情有些踌躇的说道。

帐内众将齐齐将目光聚集到了贾桓。

“无妨。”

“本侯只率三千人出击。”

贾桓大手一挥,脸上满是自信。

什么?

闻言。

辽东镇众将都露出了惊悚神色。

那可是二十万女真鞑子,不是二十万头猪。

尽管国朝所有人都知道贾桓的战绩,奔袭数千里封狼居胥,万军丛中斩首鞑靼大汗王。

但女真同鞑靼不一样,草原各部族从元朝灭亡以后,实力在不断缩减,沦落到冶炼兵甲都一度做不到的程度,战斗力何其孱弱。

三十万鞑靼铁骑要是面对同样三十万大楚骑兵,鞑靼必定惨败。

女真生活在黑水白山中,冬日占据了半年以上时间,环境极其恶劣。

正因如此,他们变成了半耕战、半游牧,甚至是渔猎民族,极其彪悍。

同样的兵力下,哪怕明末最精锐的关宁铁骑都未必有把握赢得了女真。

所以出现了一句话: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贾桓打算只带三千人冲阵二十万女真鞑子,这是要千里送人头吗?

“年羹尧,此地就交给你了。”

“辽东镇军及十万征东军一并交由你统率。”

“此乃本侯将令,凡不尊令者,皆可杀。”

说话间。

贾桓从怀中掏出一块金令,掷向年羹尧。

“啪!”

年羹尧一把接住勇冠侯令,神色极为凝重的说道:“侯爷。”

“还是由我率兵前往鞑子后方吧,您坐镇此地,统筹全局。”

开玩笑!

贾桓是什么人?

那是整个开国一脉的主事人,承载了无数希望。

一旦出事,开国一脉还不得把他生吞活剥了呀。

假如年羹尧身死,开国一脉还能护住年家,贾桓甚至会多加照顾。

两相对比,年羹尧又怎么会不知道做什么选择呢?


好一会儿。

贾桓梳洗完,穿着一身简单的玄色锦服,来到了堂屋。

“让妹妹和林妹妹等了许久,却是为兄不该。”

“啊?”

闻言。

林黛玉和惜春这才回过神来。

“哥哥。”

惜春想到刚才看到的那一幕,小脸揪着,很是担忧。

贾桓摸了摸她的头,笑道:“妹妹莫要担心了,这些都过去了。”

“以后哥哥不上阵厮杀,就在家里陪着妹妹可好?”

“不好。”

惜春摇了摇头,说道:“哥哥是侯爷,有很多事要做,我不能缠着哥哥。”

“只是,我可以去哥哥家住吗?”

听到这话,贾桓愣了下,而后问道:“妹妹是在荣国府住的不开心吗?”

惜春低着头,没有答话。

“观言,你来说。”

“是。”

观言立马解释道:“爷,西府那边做的太过分了。”

“平日里的那些个胭脂水粉、衣服首饰,姑娘一份都没有。”

“甚至连饭菜都不给我们准备,只给我们一些馊了的馒头。”

“我去质问,那边婆子根本不理我们,还是问了怜月姐姐拿的银两。”

“如今姑娘院里的用度皆是从院里取,就连吃食都是派人从府外买的。”

说到这,不只是观言,还有入画,脸上都是委屈。

“好,好得很。”

“这是谁干的?”

脸色阴沉,贾桓冷冷道。

他出征前曾亲自嘱咐过两府,务必要照顾好惜春。

可现在惜春过的连丫鬟都不如,若非自己院里有些生计,可供维持,恐怕今日都未必能见到惜春。

就连林黛玉都没想到惜春过的这么难,比她这个寄人篱下的孤女还要艰苦。

当然,她不知道她刚来贾家,又是贾母看重的人,那些丫鬟婆子明面上不敢轻视于他,就算是王夫人都只能压着不满,毕竟林如海还没死。

若是等到林如海死了,林黛玉在贾家的日子才算是真的难熬。

“爷。”

“我派人去西府问过那些小厮。”

“听说是周瑞家的安排的,不许给姑娘院里好颜色。”

这时,怜月从里面走了出来,禀报道。

周瑞,不就是之前刁难林黛玉入府的门房?

此人是王夫人的人!

顿时。

贾桓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怒喝一声:“来人,随我去西府。”

“诺。”

值守在院外的新月骑立马应声。

贾桓抱起惜春,直接向荣国府走去,两府相邻,路程并不远。

没一会儿就到了荣国府门前。

“桓二爷。”

值守荣国府大门的小厮们看见那十几名穿着月纹战甲,腰间配刀的冷厉女骑,浑身一寒。

再看到前面抱着惜春的贾桓及林黛玉等人,不由得有些疑惑。

“开门!”

贾桓看都没看他们一眼,道。

周瑞的前车之鉴还在,再加上贾母亲自吩咐过,荣国府的小厮哪里敢得罪贾桓。

一个个麻溜的打开了荣国府大门,迎候贾桓入内。

“桓二爷,您这是?”

这时,荣国府大管家赖大听到动静,赶忙出来迎接。

只见贾桓气势汹汹的带人闯了进来,那脸色阴沉的比乌云还黑。

在他身后,十几名穿着月纹战甲,配着刀的清冷女兵齐步而行,行进一体,无半点声音。

可见,这些新月骑绝对是军中精锐。

这等阵仗未免有些太吓人了!

此时已是戌时,天色早已落幕,荣国府内到处点着灯笼,一片灯火通明。

四处都是丫鬟、小厮,人来人往,遇见贾桓一行人,全都惊骇的站至一旁,不敢多言。

“你是赖大,荣国府大管家?”

看了面前的五十来岁的赖大一眼,贾桓淡淡道。

“是。”

赖大连忙应道。

“府内的人,你应该都知道住处。”

“来人,跟着他,去把周瑞家的带到荣禧堂。”

“诺。”

一旁立马走出两名新月骑,站到了赖大身旁。

如果是平时,看见这般娇俏的女骑,兴许赖大会调戏一番。

可现在,人家是贾桓手下的人,那都是杀神,他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还愣着干嘛?等着本侯送你?”

贾桓斜了他一眼。

“不敢。”

赖大老脸一慌,赶紧朝着府外周瑞家跑去。

早有小厮看到了这一幕,匆匆忙忙的赶往荣庆堂。

“老祖宗,不好了。”

“桓二爷带人正赶去荣禧堂,还派人去拘了周瑞家的。”

贾母跟前的大丫鬟鸳鸯接到这个消息,赶忙告诉了贾母。

“什么?”

“快!快去荣禧堂,不,去东府请珍大爷。”

听到这话,贾母脸色骤变。

她终究还是小瞧了惜春在贾桓心中的地位,没想到贾桓这刚一回府,听见惜春的事就赶来了。

那档子事,她也听了不少,知道以贾桓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性格,肯定会做一些出格的事。

于是,她顾不得那么多了,立马招呼着丫鬟前往荣禧堂。

不单单是贾母,王熙凤、贾琏、贾赦、邢夫人都听到了这个消息,正在赶往荣禧堂。

贾琏夫妇是去关心王夫人的,但贾赦、邢夫人却是去看戏的。

宁国府那边。

贾珍已经脱完了衣服,正准备和两个美婢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砰!砰!砰!”

可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打断了他的兴致。

贾珍立马怒了,气势汹汹的招呼丫鬟开门。

“咯吱。”

谁知进来的不只是尤氏,还有贾蓉、秦可卿。

这让躺在床上的贾珍一阵尴尬,还好穿了内衬,要不丢死人了。

没等他发火,尤氏一阵吐露:“老爷,不好了。”

“二叔带着人去了西府,老太太已经派人来请您过府,许是要出事呀。”

什么?

闻言,贾珍急忙问道:“二弟去西府何事?”

“二叔想来是为了四妹妹的事,听说还带了十几个佩刀的女骑。”

尤氏火急火燎的说道。

顿时。

贾珍再也无法淡定了,赶紧吩咐丫鬟伺候穿衣。

甚至顾不得衣衫不整,匆匆赶往荣国府。

.....

戌时三刻。

荣禧堂,贾政正在赵姨娘房里享受闺房之乐。

他一共有两房姨太太,赵姨娘和周姨娘。

周姨娘为人老实本分不为贾政所喜爱,反而是粗俗无礼,头脑简单的赵姨娘经常伺候左右。

“老爷,不好了,桓二爷来了。”

负责伺候赵姨娘的丫鬟小鹊神色焦急的禀报道。

“唰!!!”

贾政立马从床榻上起身,他想起了晚间饭后贾母说的那番话。

一旁的赵姨娘连忙伺候着他穿上衣服,前往正堂。

当他抵达正堂时,只见十二名全副武装且佩刀的新月骑站在堂上,贾桓抱着惜春,端坐主位,旁边还站着林黛玉。

“桓哥儿,你怎么来了?”

贾政连忙上前询问道。

“政叔父,我此来只为与妹妹讨一个公道,并非无端生事。”

贾桓并不想对贾政恶语相向。

在整个贾家,贾政算得上一个‘好人’。

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只是有些迂腐。

他一心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他想作好官,可是不谙世情,遭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

尽管贾政是除了贾母以外,荣国府最高掌权者,但他并不管理府中大小俗务,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王夫人和王熙凤做的事情,贾政一概不知。

“哒哒!”

没等贾政开口说话,另一侧走出了几道身影。

却是王夫人在丫鬟的簇拥下,袅袅而来。

“呵呵。”

见状,贾桓不由得冷笑出声。

他不相信王夫人现在才听到消息,王夫人住在正堂,两个姨娘住在偏院。

贾政是在赵姨娘的搀扶下而来,可见他今晚必然是宿于赵姨娘房中。

偏偏王夫人比贾政他们还要晚来一会,这明显是看着贾政到了才出来。

只见王夫人面容平静,穿着素淡,就这样静静的站在旁边,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个‘善人’。

“踏踏...”

荣禧堂外再度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

一大伙人涌了进来,贾母、王熙凤、贾珍、贾赦、邢夫人、尤氏等等。

众人看着周围那阵仗,心中都有些慌乱。


远在大同。

大楚派出的援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数日。

就连先锋将军修国公府一等子侯孝康都厮杀了三阵,浑身铠甲浴血。

“将军。”

“城外的鞑靼人已经在收拾尸体。”

“看样子,今夜他们是不会再来了。”

大同总兵年羹尧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轻声禀报道。

足足十余日,三十万鞑靼骑兵先后在大同、宣府厮杀了不下百阵。

仅大同三万军兵就换了两茬,宣府方面亦如是。

幸亏援军来了,要不然他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坚持下去。

“不。”

眺望城外夜幕,侯孝康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鞑靼可不是漠南三部。”

“明朝时,鞑靼是北元最正统的继承人,成吉思汗的后裔。”

“虽然过去了四百年,但他们部族中应当保存有一部分制作攻城器械的图纸。”

“十几天都没有见到任何攻城器械,只有一些简陋的云梯,这很不正常。”

“传令下去,城中守军分两班值夜,务必提高警惕,绝不可让鞑靼人钻了空子。”

“诺。”

一名副将立马应声,而后下去安排了。

目送着副将离开后,侯孝康继续吩咐道:“京中已誓师完毕。”

“想来大将军和主力应当于两日后赶到大同,在这之前,必须守住城池。”

“朝中那些个文官老爷、元丛勋贵都在盯着这里,巴不得我们犯错。”

“你虽不是开国一脉,但已然站在了漩涡中,无法脱身。”

“你可明白?”

“卑下明白。”

大同总兵年羹尧点了点头,眼眸中闪烁着异样光芒。

他是顺安三十年进士,历任临汾知府、大同知府,后因戌边有功,命为大同总兵、世袭一品神勇将军。

身后没有任何背景的年羹尧要想在国朝脱颖而出,封爵赐邑,除了加入勋贵行列,别无选择。

眼下这场战事是开国勋贵主导,他已然成为其中的一员,待结束后,自会被接纳。

虽然开国勋贵不比元丛勋贵来的有冲劲,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的关系可是遍布两京十三省。

“哦,对了。”

“来之前,我听说宣府那边出了问题,什么情况?”

突然间。

侯孝康想到了一件事,赶紧询问道。

“禀将军。”

“宣府总兵岳升龙今年已有五十高龄。”

“数日前中了鞑靼人的冷箭,重伤未愈。”

“眼下,宣府城中主持事宜的正是他的幼子岳钟琪。”

大同总兵年羹尧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什么?

闻言。

侯孝康神色大变,宣府总兵竟然中了暗箭,生死不知。

那宣府的情况???

一时间,侯孝康只觉后背发寒,不敢细想下去。

旁边的大同总兵年羹尧清楚的捕捉到了他的表情变化,立即解释道:“将军不必忧心。”

“宣府总兵岳升龙之子岳钟琪是个有能力的。”

“年仅二十四,已身居副总兵一职,久经战阵。”

“想来有他在,宣府定能安然无恙。”

“更何况,宣府与大同相隔数百里,若有差池,恐怕早已快马来信。”

话音落下。

侯孝康这才松了口气,意味深长的说道:“岳家此番当有福泽临之。”

时逢国朝边关危急,总兵死于任上,幼子接过大任,守住宣府,这已然是大功一件。

两相加恩,岳钟琪封爵近在眼前。

就连旁边的大同总兵年羹尧都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羡慕神色。

……

次日清晨,天边刚刚升起鱼肚白。

狼居胥山下,炊烟袅袅,到处是大锅炖羊肉,三千大雪龙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

昨夜一番释放,让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再度恢复了活力。

“褚禄山。”

“主公!”

听到贾桓的呼唤,褚禄山赶紧小跑着入了金帐。

只见昨日那骄傲的鞑靼阙氏就像个新婚小媳妇般,乖巧的坐在贾桓身边。

看到这,褚禄山不禁朝贾桓挤眉弄眼。

“咳咳。”

直到贾桓咳嗽了两声,这家伙才端正了态度。

“主公。”

“缴获已经全部清点了出来。”

“此役,除俘虏之外,我军获马两万,牛、羊十余万。”

“金银、铜器约万斤,还有玉石珠宝百余箱,猎鹰十二对,鹰奴四十余人。”

“另,鞑靼奴隶有万余人,除少数女仆,大部分都是畜牧青壮男奴,该如何处置?”

褚禄山一五一十地将缴获讲述了出来。

闻言。

贾桓脸上同样升起了一丝喜色。

此地真不愧是鞑靼王庭所在,聚集的财富异常可观。

别的不说,光是那两万匹战马就价值连城,还有那些金银玉器至少值数百万两。

最让他惊喜的莫过于猎鹰,封建时期的世界通信手段极为贫瘠,中原最擅长的便是飞鸽传书。

而草原拥有独特的驯鹰之法,就连女真都有驯养海东青,用以传信、监视敌情。

没想到此次出征,竟然缴获了十二对猎鹰和相应的鹰奴,有了这些,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培养自己的空中通信队伍了,甚至能成为黑冰台的杀手锏。

只是他有些想不明白的是,鞑靼王庭附近为何有这么多奴隶,还是青壮男奴。

要知道,昨日傍晚一战,驻守鞑靼王庭的六千骑兵都被大雪龙骑绞杀,此地已无更多防御力量了。

“郎君。”

“王庭之中的奴隶皆为妾身陪嫁。”

这时,娜木其其格的话让贾桓瞬间反应过来,并因此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

万余青壮男奴,一旦释放,那便是近万青壮骑兵,若得训练法子,再以兵甲武装,足以纵横草原。

有贾家暗地支持,这只力量发展的好,甚至可以左右草原局势。

下一刻,贾桓凝视着娜木其其格,神色严肃道:“其其格。”

“恐怕你不能随我前去神京了。”

“妾已是郎君的人,郎君要妾做什么,妾就做什么。”

娜木其其格知晓贾桓心中另有打算,俏脸异常认真的回答道。

“来人,取地图。”

伴随着贾桓一声令下。

褚禄山连忙安排人将一副巨大的行军地图摆放在帐内地面上。

上面清楚的标注了大楚九边军镇及周边势力。

“其其格,你且来看。”

“这里是蓟镇,左邻宣府,右毗辽东,距神京不足三百里。”

“骑兵全速奔驰之下,只需半日即可抵达都外。”

贾桓牵着娜木其其格的手,在地图上点出具体的位置。

“嗯嗯。”

娜木其其格绝美的脸蛋显得极为肃穆,视线随着贾桓的讲解而在地图上移动。

她隐约感觉到贾桓心中的谋划很大,大到足以涵盖整个草原和天下。

“蓟镇辖蓟州、永平、昌平、密云,驻军兵十万。”

“九边之中,唯有辽东镇比蓟镇兵力更多。”

“蓟镇之外乃是燕山,绵延千里无尽,丛林密布,野兽出没。”

“燕山以北,漠东草原以南,有一片高原,被誉为坝上高原。”

“这里曾是草原同九边之间的缓冲区,平日里只有一些中小部族生存。”

“坝上高原同辽东之间有七老图山阻隔,同漠南之间有大马群山阻隔。”

“就连漠东草原同坝上高原之间还有一片浑善达克沙地,只有少数牧草丰盛之地可以通过。”

“海拔较高,河流众多,不仅可以畜养牛羊马,还可以开垦耕地,筑城而居。”

一道又一道重要信息从贾桓口中吐出。

这块似乎一直被人遗忘的坝上高原以前所未有的清晰面貌展现在褚禄山和娜木其其格脑海里。

事实上。

贾桓之所以会注意到坝上高原,源于后世的经历。

坝上高原地处冀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端,平均海拔一千四百到一千六百米。

夏季气候凉爽,境内生态系统完善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同时,这里也是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的融汇地,元朝时期的中都便建立在坝上高原。

“郎君,你的意思是....”

娜木其其格听完这些话之后,一双褐色眼眸直勾勾的盯着贾桓。

她已经有了些猜测,但是不敢确定,所以希望从对方口中得到确切回答。

“嗯。”

迎着娜木其其格的目光,贾桓郑重点头,继续道:

“我希望你可以带部众前往坝上高原发展,成为我的依仗。”

“有朝一日,若贾家遭遇不测,我希望你能率部南下,攻破神京。”

还有一句话,他没说,那便是率部南下,助其登临九五至尊之位。


“嘶....”

“好痛....”

宁国府,东院一座偏僻的小院中,传出一道惨嚎。

贾桓捂着脑袋,从床上起来。

一股陌生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几分钟后,他才渐渐平静下来。

他穿越了。

而且穿越到了红楼世界,成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的人:贾桓。

宁国公贾演的重孙,京营节度使贾代化的孙子。

贾敬的老来子!

名副其实的贾府嫡子。

不过,根据记忆,贾敬因为某些原因,对这位嫡幼子并没有事事亲为,而是任由其自生自灭。

而贾桓也是一个不喜热闹的人,一直住在东院偏院,远离纷争。

“此方世界的历史……有点奇怪啊。”

贾桓仔细梳理着脑海中杂乱的记忆。

此方世界,自明崇禛帝自缢于煤山之后,一切都变了。

太祖项少龙从天而降,短短数年,便拉起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横扫南北,灭李自成,收服张献忠,恢复汉地十三州,同时驱逐女真,将异族挡在山海关之外。

后建立国号:楚。

大楚王朝自太祖太宗皇帝之后,连年征战,横扫异域诸国,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至顺熙帝项弘未死,自封太上皇,转而立四子项禛为新帝,帝号正雍。

贾家一门两公,家世显赫,天下敬仰,地位甚至比郡王还要显赫。

“太祖项少龙……太宗项宇……”

“这剧情有点熟悉啊……”

贾桓暗自咋舌,思绪不由想到某部穿越剧鼻祖。

“不过,项少龙、项宇都已经仙逝,无关紧要。”

“这一世,我绝不会让宁国府重滔历史的覆澈!”

融合前世的记忆,贾桓很清楚这位宁国府嫡幼子的才华。

年仅十六,文韬武略,才情卓绝,只是一直困在这东院偏院之中,无处施展。

不过,如今他来了,必定要在这皇天之上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就在这时。

叮!

检测到你觉醒了帝王之心,神级签到系统绑定成功!

新手礼包已发放,请及时查收

“系统?”

贾桓一愣,紧接着便是大喜。

身为一个资深小说迷,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签到系统,顾名思义,每日签到一次,可获得多种多样的奖励。

有了这个金手指,他内心的野心顿时无限放大!

“打开新手礼包!”

贾桓默念道。

叮!恭喜您获得三倍吕布战力!

一股恐怖的知识、武力灌入贾桓的身体,

与此同时,强化他的身体素质,原本文弱的书生体质,开始强壮起来,身高也拔高了不少,达到了一米八七的高度。

肌肉隆起,整个人散发出浓郁的阳刚之力!

仅仅几分钟,贾桓整个人的气质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系统,签到!”

贾桓压下心中的兴奋,继续道。

叮,签到宁国府!

恭喜你获得三千大雪龙骑!附赠大雪龙骑统领:褚禄山。

“爽!”

贾桓激动得握了握拳。

他感觉的到,即便不用武器的情况下,他也能徒手打败上百青壮,以一敌百不再是梦!

不过很快,他就闻到了身上散发的恶臭,连忙轻唤了一声:“怜月,给爷备洗澡水!”

“是,二爷。”

一名身穿白裙的女子款款而来,身边还有几位粗使丫鬟。

没过多久。

贾桓就泡在满是花瓣的浴桶之中。

这该死的贵族生活,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

一个时辰后。

“系统,提取三千大雪龙骑!”

贾桓出了贾府,来到一处密林中,深吸了一口气,当即在心中默念一句。

下一刻。

密林中空间一阵扭曲,一个巨大的漩涡出现。

当漩涡消失,一个个身穿铁甲,手持长戟的铁骑出现。

这些人,面无表情,仿佛从地狱走出来一般,杀气凛然。

“主公!”

三千大雪龙骑齐齐跪在地上,恭敬喊道。

“好!”

“免礼!”

贾桓心情大好,有此强军,天下哪里去不得?

“褚禄山,你带三百骑兵随我一起,剩下的龙骑就地安营扎寨。”

“等我命令!”

贾桓朗声吩咐道。

“是。”

随后,三百骑兵脱离方阵,护卫着贾桓离开。

……

咚咚咚——

贾桓来到贾敬起居的院落中,没多时,里面传来一道中年男子的声音:

“进来。”

当年,皇诸未定,贾敬参与夺嫡,宁国府选择了太上皇最宠爱的十四皇子,本以为能以此再铸宁国府的辉煌。

谁知,最后的赢家却是四皇子正雍帝。

而十四皇子则成了如今的多罗亲王。

宁国府从此一落千丈,贾敬也从炙手可热的国公侯府子弟,变成了隐居达人,终日不理正事,只知道念经诵文!

贾敬以为一直躲着,不问世事,就能消除正雍帝的疑心,却低估了那位的腹黑,日后不久,当年站错队的国公王侯,都会被一一清算。

一个不留!

“十几年不见,你都长这么大了。”

内房中,略显老态的贾敬看着面前这个幼子,眼中有泪光闪烁。

“父亲大人说笑了。”

“您虽十几年不过问府中事物,可眼线却是遍布府中。”

贾桓不急不慌道。

语气十分冷淡,显然对这个便宜老子并没什么好脸色。

贾敬脸色一沉,盯着贾桓道:“桓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然而,贾桓却没回答他的话,而是指了指门外守卫的褚禄山等人,道:“此为大雪龙骑,以一敌百不在话下。”

“城外三十里处的密林中,还有三千龙骑,枕戈待旦。”

什么!

贾敬脸色一变。

神京为大楚都城,他贾桓有三千私兵驻扎城外,这要是让当今圣上知道,宁国府死罪难逃!

“你到底要干什么?”

此时,贾敬再也不装了,直接沉喝道。

他一直潜心修道,不问世事,目的就是为了让正雍帝放过宁国府一马。

但现在,却被他的幼子将这条路堵死了!

“孩儿想求父亲大人一件事。”

贾桓拱了拱手,认真道。

“嗯?”

贾敬有些意外的看着这个幼子。

他十几年都没管过这儿子,如今一见面就给他这么大的‘惊喜’,只怕所图非小。

“父亲大人,听闻贾家戍边之名额已经空了很多年,孩儿愿入军从伍,建功立业。”

贾桓不卑不亢道。

听到这话,

贾敬看了一眼门外褚禄山等人,顿时了然。

不过,他也没多问。

而是摆了摆手,道:“为父会禀明圣上,圣旨很快就会下来,你也早做些准备。”

贾桓抱了抱拳。

“那孩儿告退了。”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