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袁耀袁术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公子小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见袁耀竟然有寻死之心,纪灵和几名甲士顿时迟疑了。主公就袁耀这么一个独苗,袁耀不仅是主公的心头肉,还是袁氏集团未来的希望。袁耀别说是撞死在殿中,就是擦破一点皮,后果都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听袁耀这么说,袁术也慌了。玉玺是好宝贝,可它再好,也没儿子的命重要啊。袁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袁家就要绝后了。袁术纵有万里江山,又有何用?再者说来,这玉玺碎得也不彻底,缝缝补补还能用,不影响他袁术的天命气运。玉玺之前也缺了一角,被人用黄金镶嵌上了。金子这玩意,他袁术有的是。袁术连忙站起身来,对袁耀道:“耀儿,你别激动,有话好说。不就是一块玉玺吗?你摔了就摔了,为父不惩罚你了还不行吗?”孙策见状眼睛都直了。什么叫‘就一块玉玺’?那可是父亲孙坚拿命换来的宝...
主公就袁耀这么一个独苗,袁耀不仅是主公的心头肉,还是袁氏集团未来的希望。
袁耀别说是撞死在殿中,就是擦破一点皮,后果都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听袁耀这么说,袁术也慌了。
玉玺是好宝贝,可它再好,也没儿子的命重要啊。
袁耀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他袁家就要绝后了。
袁术纵有万里江山,又有何用?
再者说来,这玉玺碎得也不彻底,缝缝补补还能用,不影响他袁术的天命气运。
玉玺之前也缺了一角,被人用黄金镶嵌上了。
金子这玩意,他袁术有的是。
袁术连忙站起身来,对袁耀道:
“耀儿,你别激动,有话好说。
不就是一块玉玺吗?
你摔了就摔了,为父不惩罚你了还不行吗?”
孙策见状眼睛都直了。
什么叫‘就一块玉玺’?
那可是父亲孙坚拿命换来的宝物啊!
袁耀就白白把自家的玉玺摔了,还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孙策早知袁术溺爱袁耀,却不知他溺爱袁耀到这种程度。
袁耀对袁术道:
“父亲,儿子之所以要摔玉玺,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这玉玺并非是什么神物。
父亲想要成就霸业,需要招揽人才、富民强兵,与淮南文武一起努力。
您可以依赖忠勇的将士,智慧的谋臣。
唯独不能依赖这么一块破石头。”
谋臣阎象闻言,眼中精芒一闪。
袁耀公子的话,简直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
主公入主淮南之后,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谏主公。
如果袁耀公子能跟自己劝说主公,那阎象的把握就大很多了。
袁耀的话,袁术根本没听进去。
不过出于对袁耀的关心,他还是点头道:
“对对对,吾儿说的都对。
玉玺岂能与吾儿相比?
杨弘啊,你快过去把玉玺收起来,用玉匣放好。”
“耀儿,为父没吓到你吧?
你快回去好好休息吧,为父一会儿去看你。”
袁术、袁绍兄弟俩,在乱世算不上是好的君主。
可对儿子来说,他们绝对算得上是好爹。
袁绍有好几个儿子,还能因儿子得病而忧心忡忡,耽搁了发兵攻曹的大事。
袁术只袁耀一个儿子,对袁耀更是宝贝得不行。
“孩儿告退。”
袁耀对袁术施了一礼,转身离去。
走的时候,还微笑着看了孙策一眼。
孙策顿时气得青筋暴起,捏紧了拳头。
匹夫!竖子!
坏我大事!
他日我孙策若能成就霸业,定要报今日之仇!
待袁耀走出去之后,袁术轻咳两声,对孙策道:
“咳咳...
那个,伯符啊。
今日之事,确实是耀儿不对。
你比耀儿年长,算是他的兄长。
这点小事,你别跟他一般见识啊。”
袁耀摔了他孙家的至宝玉玺,袁术竟然说这是一件小事,这更让孙策怒不可遏。
孙策知道,自己现在必须要忍。
他深吸一口气,对袁术道:
“吾既然将传国玉玺献给主公,这玉玺就是主公之物了。
具体如何处置玉玺,全凭主公定夺。
只是这借兵之事...”
“借兵啊,借兵不急。”
袁术对孙策道:
“今天耀儿受了惊吓,我很担忧。
借兵之事,还是明天再议吧。
杨弘?”
“臣下在。”
“把玉玺收好,寻能工巧匠,用黄金把它修补好。
这可是吾之至宝,不能再有任何闪失了。
你可明白?”
杨弘一脸谄媚的对袁术应道:
“主公放心,臣下定不负主公所托。”
袁术急着去探望袁耀,便让堂中众臣散去了。
孙策阴沉着脸走出袁术府邸,一名白衣文士便迎了上来。
“伯符,如何了?
袁公可答应借兵与你?”
说话之人姓吕名范,字子衡,本是袁术麾下谋士。
他得知孙策想要回江东后,觉得孙策有雄主之资,便决定脱离袁氏,为孙策谋划。
“唉...”
孙策叹息一声,小声对吕范道:
“本来袁公都已经快答应借兵了。
没想到袁耀突然跑出来,当众砸了玉玺!”
“玉玺破损,袁公心情不佳,便说明日再议借兵之事。
若是明日那袁耀也从中阻挠,我想要借兵前往江东,只怕难了。”
吕范闻言眉头皱起,捏着胡须道:
“袁耀砸玉玺,阻挠伯符借兵?
莫非伯符与他有什么仇怨?”
孙策摇了摇头,眉宇间隐隐显出一丝傲然之色,说道:
“袁耀胸无大志,每日只知吃喝玩乐。
我孙策,岂能与这等庸才结仇?”
在孙策看来,他就是潜伏在渊的蛟龙,只待风云际会,便能扶摇直上。
而袁耀则是池塘里的泥鳅,跟他老爹袁术一样,胸无大志、看不清天下大势。
蛟龙又岂能与泥鳅为敌?
“那就奇怪了...”
吕范沉吟道:
“如今江东局势不稳,正是伯符入主江东的天赐良机。
倘若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明天伯符再见袁公,务必要说动他。”
孙策问道:
“如果那袁耀继续从中作梗怎么办?”
吕范对孙策谋划道:
“袁耀既然与伯符没仇,那么他阻挠你的大事,一定是因为对你有所图。
他若再来,你就由得他提条件。”
“袁耀想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
袁耀想让你做什么事,你都答应他。
只要伯符能够夺取江东,成就霸业,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
孙策点点头,说道:
“子衡,我明白了。”
袁耀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没过多久,袁术就上门来探望。
袁耀仔细打量着便宜老爹。
只看长相,袁术眉目英挺,气质高贵而有威仪,是难得的老帅哥。
袁家的基因优化了上百年,相貌没什么可挑剔的。
只是袁耀不知道老爹是不是脑子不太好,做出来的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如今天子尚在,大汉余威尚存。
袁绍、曹操这样实力强大的枭雄都丝毫不敢逾矩,以大汉忠臣自居。
是谁给老爹的勇气,竟然一门心思的要称帝?
袁术关切的看着袁耀道:
“耀儿,你今天这是怎么了?
可是生病了,需不需要叫医者来看看?
孙策献玉玺,你为什么要摔了它?
那可是咱们袁家的至宝啊。”
今天来借兵,孙策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已经准备割肉了。
孙策也不知道袁耀究竟想要什么,他已经把自己能拿出来的宝物都带上了。
他就不信,自己倾家荡产,还满足不了袁耀的胃口。
孙策对袁术施礼道:
“主公,吾母亲与舅舅危在旦夕,还望主公能够借兵与吾,以全吾孝心。”
袁术看了袁耀一眼,没有说话。
按袁术的意思,赶紧借兵让孙策滚蛋得了,省得以后有人说自己玉玺得来不正。
可儿子袁耀非要折腾,那就由他来应付孙策吧。
袁耀微笑着对孙策说道:
“伯符将军,你以玉玺借兵,足见你对母亲的孝心。
可现在玉玺已经摔坏了啊。
你以一个损坏的玉玺来换父亲的兵马,只怕不妥吧?”
袁耀此言一出,顿时将孙策气得七窍生烟。
玉玺怎么坏的,你心里没数吗?
还不是你袁景耀给摔的?
此事我还没找你算账,你倒是拿玉玺损坏来讹诈我。
这世上怎么会有袁景耀这种厚颜无耻之徒?
以孙策的暴脾气,完全忍不了袁耀一点。
可忍不了也得忍,打落了牙也得往肚子里咽。
孙策强忍怒火,对袁耀道:
“玉玺损坏,是策之过也。
所以我今天带来了几件宝物,以弥补玉玺的损失。
相信这些宝物,一定能让主公和公子满意。”
‘嗯?’
听孙策这样说,袁耀顿时来了精神。
他本想以玉玺为借口,向孙策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让孙策留下人质。
没想到还有意外惊喜!
那妥了,孙策的宝物袁耀也要,人质也不能少。
袁术则面无表情,显然对孙策所说的宝物完全不感兴趣。
想他袁公路雄踞淮南,兵精粮足、富可敌国。
自己手里的宝物多的是,装满了整个仓库。
孙策除了玉玺,还有宝物能让自己动心吗?
“有什么宝物?
呈上来给我和父亲看看。”
在袁耀命令下,大将纪灵带着几名甲士,随孙策到门外取宝。
过不多时,甲士们带着两柄寒光闪闪的兵刃走入堂中。
孙策指着两柄兵刃介绍道:
“主公,景耀公子。
这把宝刀,乃是先父留下的古锭刀。
此刀削铁如泥、无坚不摧,乃是战阵杀伐的利器。”
“还有这柄长枪,名为寒龙枪,亦是先父所留。”
“最后还有一匹先父留下的战马,名为雪月白龙驹,乃是马中之王。
战马就在门外,不便牵入堂中。”
“策想以此三宝,外加玉玺,求主公借兵于我。”
袁耀着实没想到,能从孙策身上掏出这么多好东西来。
自己正缺一匹良马,兵刃也可赏赐给招募到的勇士。
得到这三件宝物,可谓是一波肥。
这孙策,人还怪好的。
“孙策将军确实是诚意十足,孝心可嘉。
父亲既然答应借兵给你,自然不会反悔。”
孙策闻言大喜,袁耀这畜生终于松口了!
等自己率军夺下江东,早晚要把这些宝物抢回来!
袁耀,只是代替自己保管这些东西而已。
“多谢主公!多谢公子!
那我便...”
“且慢,我话还没收完。
伯符先别急着谢我。”
袁耀笑着对孙策道:
“虽然父亲同意借你兵马,可你身为统兵大将,总得留亲眷在寿春吧?
这样我们才会相信你啊。”
统兵将领,家眷全部留下为质,这是自古就有的惯例。
可孙策的情况特殊,哪有亲眷可留?
他皱眉道:
“公子,吾父已亡,母亲与诸位弟弟妹妹皆在曲阿,此事人尽皆知。
我借兵前往江东,就是为了救援他们。
又如何能留下亲眷?
待我将他们救出,自然会尽快返回寿春。”
“伯符将军的人品,本公子自然相信。
可诸位将军领兵出征,一向都是这么做的。
若是为伯符开此特例,恐怕难以服众啊。”
孙策没想到自己想要借兵前往江东,会如此困难重重。
这让他离开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那公子说我该怎么办?”
袁耀笑道:
“没有亲眷,留挚友也可。
只要是伯符亲近在意之人,皆可。”
“吾听闻伯符有一至交好友,姓周名瑜,字公瑾。
此人与伯符结为昆仲,交情甚密。
虽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伯符若能把周瑜召来,留在寿春,我跟父亲就都能放心了。”
没错,袁耀最终的目的,就是周瑜。
周瑜可以说是孙策的外置大脑。
如果把周瑜扣在自己手中,纵然借给孙策几千兵马,孙策也很难如前世一般横扫江东。
而且只要周瑜到了自己手里,袁耀麾下也多了一名可以出将入相的顶级人才。
孙策闻言大惊失色,他怎么都想不到,袁耀竟然能如此清楚地知晓自己和周瑜的关系!
他调查我!
这奸贼竟然要拿公瑾为质,我该怎么办?
袁耀说得没错,孙策跟周瑜,确实要比亲兄弟还亲。
哪怕孙策的亲弟弟孙权在寿春,袁耀想要扣押孙权,孙策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可周瑜不一样,孙策打心里不愿意拿周瑜做交易。
孙策纠结道:
“袁耀公子,公瑾虽与我相交莫逆,可他人也不在寿春...”
对于孙策的托词,袁耀毫不意外,依旧笑道:
“周瑜人就在丹阳,只要伯符召他前来,几日便至。
我都打探清楚了。”
这奸贼!
孙策的心思彻底乱了,他沉声道:
“此事...我还要仔细考虑一下。”
袁耀笑着说道:
“可以,伯符回去慢慢考虑。
什么时候周瑜到了寿春,我父亲什么时候借兵给你。”
孙策心事重重的离开了袁术府邸,没想到这次搭上两柄神兵一匹马,依旧没能得偿所愿。
他回到府中之后,吕范、朱治等人连忙凑了上来,对孙策问道:
“伯符,这次袁公可答应借兵了?”
孙策叹息一声,说道:
“倒是答应了,可是...
他们要以吾弟周瑜为质,才允许我率军出征!”
“可恨!
都怪那袁耀从中作梗!”
“袁耀小儿!
待吾得了江东,必将此番之辱加倍奉还!”
吕范道:
“将军出征有亲眷为质,乃是常理。
既然袁公同意借兵,那伯符将周瑜唤来便是了。”
“比武开始!”
步骘话音刚落,一直很淡定的白衣青年突然动了!
他猛然一拳,向身旁的武者砸去!
“嘭!!”
白衣青年虽然身材削瘦,可他这一拳的爆发力,竟然比黑脸大汉和肌肉青年更强!
这一拳,直接将身旁武者砸飞了出去,连比武台的栏杆都撞破了,重重的跌落到场外。
围观的百姓们连忙散开,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太强了!”
“这小白脸,怎么这么猛?”
“这是人能拥有的武艺吗?”
袁耀坐在露台上,将此人的表现看在眼中。
这名头插白羽的青年,虽然看上去英俊削瘦,像个文弱书生。
可他的武道,走的却是大开大合、勇猛暴烈的路线!
此人的每一拳每一脚,都极具爆发力,看台上的一众武者,无人能挡此人一招!
袁耀看得都有些入迷了,一个词不由浮现在袁耀脑中。
绝世猛将!
这名头插白羽的青年,很可能是一名绝世猛将!
那种可以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一战的绝世猛将!
此人究竟是谁,看这模样,难道是常山赵子龙?
不可能...
现在公孙瓒尚未败亡,赵云正在公孙瓒麾下为将。
马超?
也不对,西凉马孟起,不会出现在淮南。
太史慈?
东莱太史慈,现在正在扬州刺史刘繇麾下。
那又是何人,能拥有这般实力?
汝南、淮南等地,有这么强大的猛将吗?
袁耀一时猜不透这青年的身份。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实力绝对是当世绝顶。
‘这或许是一个在历史上名声不显的强者吧。’
袁耀心中暗自思索道:
‘关羽、张飞若不是跟随刘备起兵,也只是寻常的杀猪卖肉、贩枣卖豆之徒罢了。
或许此人与关羽张飞一样,只是需要一个伯乐。
不管怎么说,能得此猛将,都是吾之大幸!
这名强将,我必须收服!’
白羽青年将最后一名对手扔下高台后,突然想起了什么,对步骘抱拳道:
“不好意思,刚刚打得一时兴起,忘了留下两人了。”
步骘也被此人的强大武艺所震撼。
刚刚看台上的比斗,几乎是二十个人在围攻白羽青年一人。
并且被他一人以摧枯拉朽之势尽数击倒!
周仓与肌肉青年面色凝重。
此人,当是他们二人的劲敌。
步骘对白羽青年道:
“没关系,你晋级了。”
“诸位晋级的武者们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开始第二轮比斗!”
能够在第一轮晋级的武者,都有过人之处。
步骘将他们的名字登记在册,交给袁耀审阅。
袁耀最关注的人,便是黑脸大汉、肌肉青年和白羽青年。
在看到他们的名字后,袁耀恍然大悟。
这三人,还都是青史留名的猛将!
“周仓、徐盛、陈到!”
原来那名酷似赵云的武者,竟然是陈到!
陈到陈叔至,上一世刘备麾下的白毦兵统领。
与子龙忠勇相往,猛烈相合!
能与赵云相提并论的猛将,难怪有如此强大实力。
陈到的实力,应该还在纪灵之上,更有练兵统兵之能。
很好,这员强大的猛将,归本公子了!
第二轮比斗的人数少了很多,只有六十人左右。
这轮比斗是十人一组,每组选出两名强者。
最后决出十二强,进行两两比斗,确定最终名次。
到了十二强对战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兵刃了。
毕竟不是混战,只要点到为止,不伤人性命即可。
陈到的武器是一杆银色长枪,不管与谁对战,都是一枪制敌。
只是后来遇到周仓的时候,与周仓大战二十余个回合,将周仓击败。
最后的魁首,便在陈到和徐盛之间产生。
徐盛手握一柄战刀,面色凝重道:
“你很强,是我前所未见的强者。
可我徐文向,绝不会服输!”
陈到将银枪竖起,指向徐盛:
“来战吧!”
徐盛刀法凶悍,陈到枪术凌厉。
二人战在一处,刀枪交击,让人眼花缭乱。
袁妙不由赞叹道:
“老哥,这些武者都好厉害啊!”
袁耀端着酒杯笑道:
“不错,他们以后都会是你哥麾下的大将。
也会是咱们袁家的猛将。”
徐盛几乎是拼了命与陈到作战,陈到战徐盛却是游刃有余。
四十余合之后,陈到手中长枪抵住了徐盛的脖子。
“当啷...”
徐盛抛掉战刀,颓然道:
“我输了。”
陈到收枪而立,对徐盛道:
“你也很强。
像你这般强大的武者,很少见。”
所有比斗全部结束,武者们也决出了最终的名次。
陈到以压倒性的实力,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第一。
徐盛、周仓则位列第二、第三名。
剩余第四到第十二名的武者,也有几个袁耀熟悉的名字。
比如廖化、裴元绍、马忠等人。
嗯?
马忠?
莫非是上一世生擒关羽、箭伤黄忠的马忠?
若真是此人,倒也算得上是人才。
步骘对众人宣布道:
“请十二强武者入泰福楼,袁耀公子会亲自为你们颁发奖励。
剩余落败的武者们,也不必灰心。”
“袁耀公子广收人才。
只要你们愿意加入公子麾下,皆赏钱一万,待遇从优!”
除了顶尖强者之外,剩余的武者,袁耀也不想放过。
这些人敢来参赛,都是有几分本事的。
如果能把他们训练成军,在辅以当世最精良的装备,那该是一支多么强大的部队?
那些因落败而颓丧的武者们,听闻袁公子有一万赏钱,还愿意将他们收入麾下,给他们优厚的待遇,也都高兴起来。
这年头,天灾人祸不断。
哪怕是武者,如果不想落草为寇、打家劫舍,想要谋一份好差事也不容易。
他们可选择的余地不多,也就是到世家大族当一当护卫、护院、打手。
可给那些士族当护院,哪有加入袁耀公子麾下风光?
袁耀公子,可是淮南之主袁术的继承人。
跟着袁耀,将来或许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就算干不成大事,以袁耀的大手笔,给他们的待遇也比其他士族豪门好多了。
四百余名武者没有一个走的,全部同意加入袁耀麾下。
“先生太过客气了。
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吾也有很多疑惑,想请先生解惑。
不知吾父若想成就霸业,该如何去做?”
阎象轻声道:
“淮南看似富庶,可在袁公的治理下...却渐渐变得民生凋敝。
现在我们首要之事,就是发展好淮南,稳定内部。
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绝不可取。”
袁耀点了点头,淮南是天下难得的富庶之地没错,可也要看让谁来治理。
袁术入主淮南之后,将淮南治理得狗屁不是。
淮南才多大的地方?
袁术治下的领土,也就汝南、九江、庐江、广陵、丹阳几个郡。
袁术竟然靠着这么几个郡,养了二十余万大军!
还有各种沉重的税负,简直是不给百姓活路。
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就有一部分人开始造反,一部分人变成流民逃亡其他州郡。
对于这种恶果,老爹袁术似乎并不在乎。
他仗着四世三公的威名,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非但不想着好好治理州郡,还总手欠想要攻打徐州、荆州甚至是曹操的豫州。
在袁术穷兵黩武之下,就算不称帝,淮南也早晚有灭亡的一天。
无非是能够多苟延残喘几日罢了。
“若是能养足元气,则为主公之大幸。
此外,淮南乃四战之地,主公当交好吕布、刘表等人,切勿轻启战端。
而后以袁家威望拉拢江东士族,徐图江东。
唯有全据江东,才有与群雄争霸天下的本钱。”
袁耀仔细思考阎象之策,不住点头。
阎象所言,实乃良策,是袁术势力当前最好的选择。
至于阎象为什么不自己跟袁术说这些良策,而是要靠袁耀来传话,袁耀心里很清楚。
阎象之策虽好,却不符合袁术的性格。
每一条实施起来,都会让袁术很难受。
哪怕阎象苦苦劝谏,袁术也听不进去。
最终只能换来一句‘叉出去’。
抛开袁耀的上帝视角不谈,阎象身在局中,还能有如此见识,绝对算得上是大才。
自己想要成就大业,阎象这个人才一定要用好。
不过光有阎象还不够。
袁耀想与这个时代的天下霸主、顶级文武们争锋,还需要更多的人才相助。
好在现在袁术还未称帝,自己还能靠袁氏公子的身份,招揽到不少人才。
或许眼前的阎象,也能帮助自己招揽一些人。
袁耀对阎象道:
“先生之见,与我不谋而合。
你放心,这些事我一定会好好劝说父亲的。
有我出手,父亲一定会同意采纳先生良策。”
阎象感觉袁耀这句话说得十分霸气。
放眼整个淮南,能做这种保证的,也就只有袁耀一人了。
至于袁术不同意怎么办...
袁耀今天,不是已经给大家上一课了吗?
“仲宇先生,其实我也有一件事想求你。”
“公子请讲。
只要是象能够做到之事,定然义不容辞。”
“我是想请先生为我寻些人才。
想要治理好淮南,进图天下,当有人才辅佐。
父亲麾下的人才...实在是一言难尽。
想要靠他们来助父亲成就大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阎象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袁术麾下文武官员不少,可这些官员实在配不上‘人才’二字。
甚至能不能配得上一个‘人’字,都有待商榷。
文官中,有杨弘、黄猗那种奸佞谄媚之辈。
武将中,有陈兰、雷薄这等贪生怕死之徒。
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者,更是不胜枚举。
阎象一直觉得,主公堕落到现在这种程度,与这些奸佞小人有着直接关系。
可惜主公宠信杨弘、黄猗,对他们的重视甚至还在自己之上。
自己又如何能劝主公疏远这些小人?
不过自己劝不动主公,不代表袁耀公子劝不动。
如果袁耀能提拔一些能臣干吏上去,将那些尸位素餐的小人搞下来,淮南还真就有希望了。
“找人才...倒是不难。
淮南之地人才辈出,能力出众者不可胜数。
只是这些人大多出身寒门,世家豪族的子弟已经被主公提拔重用了。
公子不介意他们的出身吗?”
“本公子只重才能,其余一概不问。”
袁术为人眼高于顶,他本是世家出身,自然看不起那些寒门和庶民。
因此袁术麾下之臣,大多是士族子弟。
可袁耀不同,以他超越时代的眼光,对士族没有任何好感。
他反而还认为,士族是祸乱天下的毒瘤。
眼下袁耀实力还弱,暂时无法动士族。
等以后他有了机会,一定会将这些高高在上的士族打落尘埃。
阎象能给他招来寒门百姓中的优秀人才,正合袁耀心意。
这些人才自己不招过来,早晚有一天会跑到其他诸侯麾下,那不是资敌吗?
“仲宇先生,不论是文人还是武者,我都无比渴求。
先生大才,文官就由先生为我引荐吧。
至于武将...我打算在淮南办一场比武大会,亲自选拔武艺高强的人才。
能者上,庸者下,先生觉得怎么样?”
阎象思索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
武者嘛,都想以武扬名。
公子这个方法,应该能吸引到不少强大的武者。”
“只是想办这样一场盛会,所需要的钱财恐怕不少。
别的不说,想把这件事宣传出去,让整个汝南的人都知道,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袁耀摆手笑道:
“没事,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缺钱,我可以问父亲要啊!
先生只管放手去做,钱我来出。
这场比武大会,一定要比出声威!
让我想想...这场盛会,就叫‘淮南第一武道大会’好了。”
阎象眼前一亮,笑道:
“公子起得这个名字妙极!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淮南武者想要争夺这个第一的名头,必然会云集而至。”
袁耀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
待我准备好召开武道大会的资金,立刻派人通知先生来取。”
将阎象送出府后,袁耀感觉自己距离逆天改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有人才辅佐,淮南这片富庶之地,还是大有可为的。
翌日一早,孙策如约而至。
他走入正堂大殿,一眼就看见了坐在袁术身边的袁耀。
孙策心中暗道:
‘吕范说得没错,袁耀果然在这等着我。
他一定对我有所图谋。’
三千万钱!
阎象和步骘,着实被袁耀的大手笔震撼到了。
原本按阎象估算,有个几百万钱,就能把武道大会办起来。
现在袁耀公子把预算定到这么高,自己就更有发挥的空间了。
袁耀公子,这是下血本要招揽强大的武者啊!
袁耀自己倒不觉得花费三千万有什么。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花这么多钱,能招募到一个青史留名的猛将就不亏。
最重要的是...这笔钱全都是老爹袁术赞助,自己不用花一分钱。
见袁耀有如此气魄,步骘心中对袁耀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公子有明确的目标,又舍得为自己的目标投入。
将来若是能成长起来,必为当世人杰。
阎象和步骘带着钱财离开了,一个娇俏少女突然蹦到袁耀身前,对袁耀道:
“大哥,这次又被我抓到了吧!
你从府库支取这么多钱财,要做什么?
是不是又有好玩的事情?
那你必须得带上我啊!
你不带我一起,我就要去告诉娘了。”
眼前的小姑娘名叫袁妙,是袁耀的妹妹。
袁术的姬妾和女儿很多,唯有袁婉、袁妙两个女儿,与袁耀一母同胞,都是正妻冯夫人所生。
冯夫人乃司隶校尉冯方之女,有倾国倾城之貌,当年曾名动京城。
袁耀、袁婉、袁妙这三个孩子,也充分继承了母亲的优良基因。
袁耀俊美出众自不必说。
袁婉、袁妙两个妹妹也有绝世容颜,颜值不逊于母亲冯夫人。
也因为是一母所生,两个小姑娘与袁耀最为亲近,不像其他姐妹见到袁耀那般拘谨。
袁婉、袁妙是双胞胎姐妹,可性格却截然不同。
袁婉性格温婉,端庄秀丽。
袁妙则娇俏可人,古灵精怪,她也是最粘袁耀的一个妹妹。
之前袁耀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袁妙都要上来分一杯羹。
袁耀举办什么大型活动,袁妙是一定要跟着参与的。
袁耀揉了揉袁妙的头发,笑道:
“都多大人了,还像个疯丫头一样。
你看看婉婉,多有大家闺秀的样子?”
“还想找娘告状...
你哥哪次有好事没带着你?”
“哎呀,婉婉太闷了,整天跟着母亲学着管理袁府,多无聊啊。
还是跟着老哥玩有意思。
哥,你把我的头发弄乱了。”
小丫头拨弄两下头发,对袁耀道:
“老哥这次想要玩什么?
打猎还是摆宴席?”
“都不是,这次我要做一个更好玩的事情。
在寿春城召开一个武道大会,名为淮南第一武道大会。
选拔出淮南实力最强的武者,让他们加入袁府。”
“这么有意思?
比武,我最喜欢了!”
袁妙就喜欢看热闹。
在她看来,武者比斗可比书画展好看多了。
“可是...淮南最强武者不是纪灵将军吗?”
“那可未必。”
袁耀摇头笑道:
“淮南英才众多,这里面或许会有璞玉。”
“也是哦。
这么好玩的事,大哥一定要叫上我。”
“放心,这事都不用你哥说。
再过几天,整个淮南的人都会知晓。”
袁耀预料得丝毫不差,在第二笔资金到位之后,寿春城中央便开始搭建起巨大的比武台。
同时袁耀公子要举办淮南第一武道大会,选拔淮南武道人才之事,也传遍了周边数郡。
“听说了吗,袁公的公子袁耀,要在寿春举办比武大会,选拔武道高手!”
“早就知道了!
听说要是能在这次武道大会上夺魁,就会被袁耀公子收入袁府。
还有可能当将军!”
“竟然有这等好事?
当将军...那不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才有资格吗?
比武获胜也能当?”
“袁公子说了,这次比武大会,只看实力,不看出身!
别说是平民百姓,就算是山贼草寇,有实力袁公子一样录取!”
“那太好了,我要报名...”
消息传遍淮南后,淮南各郡武者云集而至,都想在武道大会上一展身手。
天下的武者们习武,讲究的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袁氏虽然不是帝王,可他四世三公的名头,也不比帝王弱几分。
如果能被袁耀公子看上,入袁府为将,也算对得起自己这一身本领。
武道大会之事越传越广,就连前往丹阳寻周瑜的孙策,都知晓了此事。
孙策来到丹阳,见到了自己的好兄弟周瑜。
他上前一把握住了周瑜的手,激动道:
“公瑾!”
一袭白衣的周瑜也很激动,握紧孙策的手说道:
“伯符兄!
兄来寻我,可是要起兵前往江东了?”
“贤弟如何知晓?”
周瑜朗声笑道:
“我素知兄长胸怀大志,袁术亦非圣明之主。
兄长早晚要继孙坚将军之志,一统江东。
算算时间,此时也差不多了。
兄长可是要邀我同往,与兄共图大业?”
听周瑜这样问,孙策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本来是这么想的。
以玉玺向袁术换些兵马,再邀公瑾相助,共图江东。
可是...事情发生了一点变化,有些不太顺利...”
“哦?莫非袁术不愿拿借兵与兄?
不应该啊...
袁术此人野心甚大,见到玉玺,他能忍得住?”
“袁术倒是好说话。
这次的麻烦,主要是袁术的儿子袁耀!”
提到袁耀,孙策就忍不住血压上升,捏紧拳头道:
“这贼子,三番五次刁难于我,就是不肯借兵。
他竟然当着袁术的面,把玉玺摔了!
我又献出先父的几样宝物后,此贼还不满足。
竟然让我留亲眷为质!”
“公瑾你是知道的,吾母亲弟妹都在曲阿,哪有亲眷与他?”
周瑜思索片刻,沉吟道:
“听兄长说来,这袁耀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能抵抗玉玺诱惑之人,少之又少。”
“他不但对玉玺不屑一顾,听说最近还在寿春举办武道大会,意在招纳猛士。
种种迹象表明,袁耀之志恐怕不小。
他的能力,也远非其父袁术可比。”
听周瑜夸袁耀,孙策不屑道:
“袁耀小儿,不过是一个有几分小聪明的纨绔罢了。
他虽然比袁术那个庸肆之辈强,可淮南之地,毕竟容不得他做主。”
“待我横扫江东,成为江东霸主,袁耀就更不配当我的对手了。
只是...现在我想借兵脱身,还是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