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全文李承乾李世民》,由网络作家“哈李路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们一个个义正言辞,仿佛早已将忠诚献给了晋王,可那眼神深处却藏着算计和利益的光芒。李世民听着这些官员的话,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承乾虽然有着太子之位,但其实在朝中一点根基都没有。自己把宠爱都给了青雀,平时对青雀的关注和赏赐远多于承乾。青雀看似风光无限,前拥后簇,但实际上支持他的都是世家官员。这些世家官员看似忠心,实则哪方给的利益大就投向哪方。不然此时殿上也不会一个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了。青雀年幼,还不谙世事,上位之后同时也是最好操控的。可如果青雀上位了那些世家官员也只是因为利益足够大才会倒向他。长孙无忌能带着这些世家官员全部支持稚奴,证明长孙无忌想要做一个权臣,许给了这些世家更大的利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直到现在李世民才看明白,这些世...
他们一个个义正言辞,仿佛早已将忠诚献给了晋王,可那眼神深处却藏着算计和利益的光芒。
李世民听着这些官员的话,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承乾虽然有着太子之位,但其实在朝中一点根基都没有。
自己把宠爱都给了青雀,平时对青雀的关注和赏赐远多于承乾。
青雀看似风光无限,前拥后簇,但实际上支持他的都是世家官员。
这些世家官员看似忠心,实则哪方给的利益大就投向哪方。不然此时殿上也不会一个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青雀年幼,还不谙世事,上位之后同时也是最好操控的。可如果青雀上位了那些世家官员也只是因为利益足够大才会倒向他。
长孙无忌能带着这些世家官员全部支持稚奴,证明长孙无忌想要做一个权臣,许给了这些世家更大的利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直到现在李世民才看明白,这些世家竟然敢将皇子当成棋子,在棋盘上博弈!
他们眼中根本没有李唐宗室,视皇家尊严如无物吗?
他看向铁了心站在世家那边的长孙无忌,心中悲痛万分。
“辅机啊,这么多年都挺过来了,怎么临老了反而这么糊涂了?”
他在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等他掌控全局的时候,怎么也要和这些世家拼一拼,哪怕最后落得和隋炀帝一样的下场又如何?
不过,承乾带着大军把长安城围起来了?这是李世民最疑惑的地方。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整个陕西道的兵权,都在他自己的手里。
能调动那些大军的人此刻都站在殿上,那自己的儿子又是从哪里调来的兵呢?
李世民决定再等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担忧,有疑惑,也有一丝期待。
大殿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长孙无忌看向场上的武将。
“哪位将军愿意出兵迎战废太子?”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武将一个个当作没听见的样子,有的看天花板,仿佛天花板上有什么稀世珍宝;有的看地砖,似乎地砖上的花纹有着无穷的奥秘。
程咬金还哼起了小曲,那不成调的曲子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看着武将的这些做派,长孙无忌心里也大概明白了,哪怕他和这些人交情颇深,可在这种涉及皇家内斗和世家利益的关键时刻,他们也只会袖手旁观。
解决掉李承乾,只能看自己的了。
“崔尚书,我调集一营三千人千牛卫去守城,你火速传令各大世家,让他们出兵一起迎敌!”
长孙无忌高声吩咐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绝。
“是!司空大人!”崔尚书领命后匆匆离去。说完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看了一眼殿上的众人,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他的身影透着一种威严和霸气。
一个个世家官员紧随其后,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仿佛是死亡的丧钟。不一会原本还算拥挤的太极殿只剩下不到一成人。
李靖看着人都走了,老神在在的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他微微眯着眼睛,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我说,诸位这么多武将,没想过冲出去吗?”褚遂良一脸疑惑的问道,他实在不理解这些武将为何如此淡定。
他的声音缓慢而低沉,却如重锤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当然也别太害怕,只要你做的事情确实有利于社稷,哪怕你是世家官员,朕也是一视同仁的。”
朝堂上的众臣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的身体僵硬,额头冒出冷汗,眼神中满是恐惧与不安。
一队又一队锦衣卫如幽灵般出去又进来,他们步伐整齐,神色冷峻。
每一次进来,都会将手中的情报放在李承乾的御案之上,然后悄然退下。
那一份份情报,仿佛是死神的判决书,让整个朝堂的气氛愈发紧张。
天色也逐渐黑了下来,夜幕笼罩着长安城。但今晚的太极殿却是灯火通明,那明亮的烛光在夜风中摇曳,映照出众人阴晴不定的脸庞。
“房相,你可以回去休息了,以后早上的时间一律定为巳时,大家也可以多休息一会。”
李承乾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程知节也可以下去了。”
“李勣,侯君集,李靖,尉迟敬德……”
一个个报到名字的官员都如蒙大赦,他们恭敬地行礼,然后缓缓走出了太极殿。
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惹恼了李承乾。
“萧瑀萧大人你可以先回去休息了,虽然你出身兰陵萧氏,但你没有贪污,反而还从家里拿钱接济百姓。”
李承乾看着萧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谢陛下!”
萧瑀感激涕零,他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转身离开。
那些报到名字走出太极殿的官员,在走出殿门的那一刻,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留在殿内的每一个人,那都是冷汗直直地在头上冒着,衣服都被汗水浸湿。
那些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大家都是第一次见。
他们神秘而冷酷,行动迅速而高效。此刻,他们却如同梦魇一般的印在了所有人的脑海之中,那飞鱼服上的图案仿佛是恶魔的印记,让人心生恐惧。
直到不再有锦衣卫进入了,大殿上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下来,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承乾打了个哈欠,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他看了一眼还剩下的人,这些人中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门官员。
他们大多不仅贪污,而且手底下都不干净,做了不少丧尽天良的事。
官职最大的是门下省侍中,崔仁师。
“全都拖下去,大牢,锦衣卫去审,审理完毕后都抄家了吧。夷三族。”
李承乾的话一出,剩下的这些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他们大多数人可都是来自世家,夷三族?这是要对世家全面开战吗?
崔仁师站了出来,他身着华丽的官服,头戴高冠,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还是强装镇定。
对着李承乾冷笑道:“陛下,你想要将我等抄家灭族,我等无法反抗,但我等可是世家子弟,若是陛下一意孤行,怕是李唐皇室到你即止,步隋朝后尘。”
他的声音虽然带着一丝颤抖,但话语中的威胁之意却十分明显。
郑仁基出自荥阳郑氏,官至光禄寺卿。此时,他满脸愤怒,直接将头上的官帽丢在地上,然后冷哼一声,以此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与天下世家为敌?”
李承乾不屑地看了下面这群衣冠禽兽一眼,眼中满是鄙夷。
“你们连何为天子都不知道,还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世家很强吗?”
长孙无忌独自坐在书房中,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得思绪如麻。
陛下走得太突然了,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他原本的计划全部打乱。很多事情他还没来得及准备,如今当务之急,就是储君之位的问题。
太子李承乾尚在咸阳,按照常理,帝王之位对他来说可谓是板上钉钉。
可一想到李承乾,长孙无忌眼里就有寒光闪过。
不论是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都不是他心中认为的好皇帝人选。
李承乾做了这么久的太子,既是长子,又是嫡子,人心本就在他这一边。
但他整日沉迷于那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儿,对朝政似乎毫无兴趣,这样的人真的能担当起大唐的江山吗?
李泰聪明好学,借修书为名,团结了大量勋贵子弟,身后又有世家的影子。
若他登上皇位,恐怕朝堂会陷入世家的掌控之中,这绝不是长孙无忌想看到的。
李承乾和李泰不管谁继位,都不会受自己的控制。
长孙无忌深知权力的滋味,他想要接着维持自己的权力,必须要找一个容易控制的皇帝。
晋王李治就是他心目中最好的人选,可如今太子尚在,皇帝之位几乎是李承乾的囊中之物,自己要怎么样才能让李治坐上那个位置呢?
长孙无忌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快速地寻找着解决方法。
如今局势看似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实际上危机四伏。
有没有可能拿出一份废太子的圣旨,再拿出一份遗诏,让李治登基上位?可他也知道,这绝非易事。
要做成这样的事情,自己一人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陛下的那些老臣可都还没死完,李勣、李靖、程知节、房玄龄这些老东西可都还在呢,他们对大唐忠心耿耿,绝对不会看着自己干矫诏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必须要找到有份量的人来支持自己的计划,可这个人又在哪里呢?
“相爷,魏王李泰在相府门口求见!”突然,家仆的通报声打断了长孙无忌的思绪。
听到这个消息,长孙无忌眼中精光一闪。魏王……来的正好!
这不正是自己现在需要的得力助手吗?虽然李泰有自己的野心,但只要利用得当,说不定能为自己所用。
“快去请魏王殿下进来!”长孙无忌大声说道,他整了整衣冠,准备迎接李泰的到来。
“舅舅!”李泰一进门,就满脸笑容,热情地快步上前,亲切地拉着长孙无忌的手。
“殿下,下官不敢。”长孙无忌谨慎地抽回自己的手,他可不想和李泰表现得过于亲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可没想到,他刚抽回手,又被李泰一把拉住。
“舅舅,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您是我母后的哥哥,是我嫡亲的亲娘舅啊!
“外甥若是有事,不找舅舅帮忙,”还能找谁帮忙呢?”
李泰紧紧地拉着长孙无忌的手,脸上堆满了笑容,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听到李泰的这番话,长孙无忌也是抬起头来,直勾勾地看着李泰。
他的眼神如同锐利的鹰眼,仿佛要将李泰的心思看穿。
李泰对上了长孙无忌的眼神,只觉得自己整个人好像都要被这个舅舅给看透了,心中一阵慌乱,只能不停地讪笑着缓解尴尬。
“既然如此,那微臣就冒犯了。
所有的委屈,估计也只有母后才能明白,想到此处,他有些莫名沉重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心酸。
“我那舅舅虽然是亲舅舅,可却不一定是为了我考虑啊。
要知道,我那舅舅现在可不仅仅是司空,他还是长孙家的家主,长孙家,也是新晋世家。”
李承乾缓缓说道,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李泰那里估计还要闹一闹。我那舅舅不会扶李泰上位的,李泰上位他得不到什么好处。”
李承乾闭着眼睛,脑海中不断分析着各种可能的情况,试图理清这混乱局面中的头绪。
张显怀在一旁听的满头雾水,他挠了挠头,满脸困惑地问道:“殿下,可您是太子啊!难道陛下殡天了,还有太子殿下您不能当皇帝的道理?”
“当然没有,这个皇位,孤是坐定的,不过就是要和那些世家大臣掰扯掰扯利益罢了。”
李承乾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先不急着回长安,让他们再闹一闹,你去把齐先生叫来,就说我有要事要和他商议。”
李江宁看了张显怀一眼,那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显怀虽然满脸不解,恭敬地对着李承乾行了礼,然后转身快步退下叫齐先生去了。
李承乾静静地看着面前这些被盖着玻璃的大棚作物,想到了明年这些东西的产量可能还要翻。
没错,这些大棚里种着的,正是所谓的穿越者神器——土豆、红薯,以及玉米。
从他小时候刚有些权力开始,他便热衷于用自己手中的钱财打造船队,出海专门寻找这些高产作物。
有时候钱不够,他还会厚着脸皮向长孙皇后借。幸运的是,这些作物并不难找,难得点在于,这个时间段,这些作物并没有后世那么高产。
但对于现在的大唐作物来说,它们依旧是令人震惊的存在。
就单说土豆这个作物,所有穿越者都说,简单,好种植,产量高。
但实际上,当李承乾正儿八经把土豆种下去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应该是被这些穿越者前辈给骗了。
难度最大的是土地肥力,这个时间段的良田,才能堪堪满足土豆所需要的肥力。而且,灌溉条件、种植技术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限制。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把控,稍有差池,产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但好在他是太子,而且是没有造反,也没有搞出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太子。
除了喜欢一些奇技淫巧外,没有任何的缺点。
早早的就让李世民把他安置到了咸阳。
在咸阳他组建了一个农业部,专门负责研究这些作物要如何提高产量,要如何因地制宜。
他从各地召集了精通农事的老农和有学识的学者,共同投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
在这些年农业部的研究下,这些高产作物的产量开始突飞猛进。
土豆也从刚开始的亩产五百斤,到达了现在的一千五百斤,足足翻了三倍。
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李承乾自己知道,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尝试,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玉米的产量在现在这三种作物中是最低的,不过比起现在的农作物来说,表现也是十分不错。
看着这些新培育出来、欣欣向上的幼苗,李承乾不由得眯起眼睛。
魏征听完,冷哼一声,他怒视着长孙无忌,眼中的愤怒丝毫未减,但他也知道,现在必须先弄清楚后继之君到底是谁,才能更好地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长孙无忌不再理会魏征的愤怒,他神色庄重地拿出继位诏书,展开诏书,高声宣读:“立晋王为皇太子诏: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
本来还满脸高兴、沉浸在即将登上皇位美梦中的魏王李泰,听到长孙无忌开口的第一句话,顿时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瞪大了眼睛,指着长孙无忌,嘴唇颤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在众人眼中,谁都可以去推翻长孙无忌手中的遗诏,谁都可以去质疑这份遗诏的真实性,可唯独他李泰不可以啊!因为他是这所谓遗诏的见证者之一,如果遗诏有假,那他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陛下临终前立晋王殿下为太子?”一位老臣满脸不可置信地惊问出口,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上突兀地响起,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十四岁的晋王殿下?”又有一位老臣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话语中带着深深的疑惑。不少老臣那都是一脸茫然之色,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惊愕与不解。
陛下的儿子之中,就属这位晋王殿下存在感最低。
在以往的宫廷宴会、祭祀大典等重要场合,晋王总是默默地站在角落,不似其他皇子那般耀眼夺目。
很多人对于这位晋王殿下不了解啊,只知道他生性内敛,极少在众人面前展现锋芒。
“长孙大人,不知下官能不能看一眼陛下手书遗诏?”
褚遂良眉头微皱,目光紧紧地盯着长孙无忌,他那擅长书法的手微微颤抖,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事情的不寻常。
长孙无忌定眼一看出声之人,原来是褚遂良,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
不过长孙无忌也不着急,他轻抚着胡须,缓缓地说道:“当时陛下已在生死弥留之际徘徊,生命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陛下已然无法拿笔手写遗诏,唯有口言,由老夫代笔,如此才将遗诏传达。老夫对天发誓,绝无半句虚言。”
褚遂良点了点头,他虽然仍有疑虑,但长孙无忌的威望让他一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那既然如此,魏王殿下。”
褚遂良突然转头看向李泰。
“长孙大人说的是否属实?”
李泰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怨毒,他恶狠狠的看向长孙无忌,那眼神仿佛要将长孙无忌生吞活剥一般。可长孙无忌依旧老神在在,面色不改。
可在这朝堂之上,众人目光齐聚,他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咬着牙说道:“属实。”此时,不论是谁,恐怕都已经看出魏王殿下已经在发怒的边缘了。
他的双拳紧握,身体微微颤抖,像是一头即将爆发的野兽。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揣着明白装糊涂,庙堂之上又都是玩政治的高手,有些事情不上秤三斤足矣,上了秤三千斤都打不住。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凝重,仿佛有一团乌云笼罩在众人头顶。
褚遂良还打算接着问,可还没来得及就有朝臣将褚遂良挤到一旁。
“新帝既然已立,为何不速请晋王殿下灵前继位?”
一位朝臣高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急切。